族谱小程序
- 用户界面(UI):
- 小程序端(微信/支付宝/百度等平台的小程序): 提供用户交互界面,方便用户在移动端录入、查看和分享族谱信息。
- Web端: 为用户提供在PC端查看和编辑族谱的能力,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。
- 前端技术栈:
- 使用React或Vue.js框架来构建响应式的Web前端。
- 小程序端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原生语言开发或使用Taro、uni-app等框架进行多端适配。
- 后端架构:
- 使用Node.js的NestJS框架,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模块化架构,并且有利于构建可维护、可扩展的后端服务。
- RESTful API设计: 用于前端与后端通信的界面,保证数据的增删查改操作顺畅。
- 数据库设计:
-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,例如MongoDB,它的文档型特性适合存储复杂的族谱关系数据。
- 设计数据库模型以存储个人信息、家族关系、族谱版本历史等数据。
- 图形绘制引擎:
- 使用D3.js或其他JavaScript库来构建定制化的关系图绘制工具,实现族谱树的动态展示和交互。
- 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:
- 实现OAuth 2.0或JWT等机制来管理用户的登录和访问控制。
- 提供不同的权限等级,例如,普通用户可以编辑自己的信息,管理员可以审核和修改所有记录。
- 云服务与部署:
- 使用云函数处理小程序的后端逻辑,减轻服务器负载。
- 使用Docker容器化部署Web端和服务端,便于管理和横向扩展。
- 数据安全:
- 使用HTTPS协议加密数据传输。
- 实施合规的数据加密和备份策略。
- 系统监控与日志:
- 集成日志管理如ELK Stack(Elasticsearch, Logstash, Kibana)来收集系统和应用日志。
- 使用Prometheus和Grafana进行系统监控和性能评估。
- 代码管理与自动化部署:
- 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。
- 利用CI/CD工具,如Jenkins或GitHub Actions,实现自动化测试和部署。 综上所述,您的小程序和Web端将被构建成一个多层次的架构,从前端的交互体验到后端的服务处理,再到数据库的数据管理,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实现。这样的系统可以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,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性。
数据库表结构和相应的API接口
# 数据库表结构
# 用户表(users)
字段名 | 数据类型 | 描述 | 约束 |
---|---|---|---|
id | ObjectId | 用户唯一标识 | 主键, 自增 |
username | String | 用户名 | 必填, 唯一 |
password | String | 加密后的密码 | 必填 |
String | 电子邮箱 | 唯一 | |
created_at | Date | 注册时间 | 必填 |
updated_at | Date | 更新时间 | 必填 |
# 家族表(families)
字段名 | 数据类型 | 描述 | 约束 |
---|---|---|---|
id | ObjectId | 家族唯一标识 | 主键, 自增 |
name | String | 家族名称 | 必填 |
description | String | 家族描述 | |
created_at | Date | 创建时间 | 必填 |
updated_at | Date | 更新时间 | 必填 |
# 个人信息表(individuals)
字段名 | 数据类型 | 描述 | 约束 |
---|---|---|---|
id | ObjectId | 个人唯一标识 | 主键, 自增 |
family_id | ObjectId | 所属家族ID | 外键 |
name | String | 姓名 | 必填 |
gender | String | 性别 | 必填 |
birth_date | Date | 出生日期 | |
death_date | Date | 逝世日期 | |
father_id | ObjectId | 父亲ID | 外键 |
mother_id | ObjectId | 母亲ID | 外键 |
spouse_id | ObjectId | 配偶ID | 外键 |
created_at | Date | 创建时间 | 必填 |
updated_at | Date | 更新时间 | 必填 |
# 个人关系表(relationships)
为了更加灵活地表示复杂的家庭关系,可以使用一个关系表来存储成员之间的关系,而不是在个人信息表中直接引用。
字段名 | 数据类型 | 描述 | 约束 |
---|---|---|---|
id | ObjectId | 关系唯一标识 | 主键, 自增 |
individual1_id | ObjectId | 第一个个人的ID | 外键 |
individual2_id | ObjectId | 第二个个人的ID | 外键 |
relationship_type | String | 关系类型(父子、夫妻等) | 必填 |
# API接口设计
# 用户相关
- 用户注册:
POST /api/users/register
- 用户登录:
POST /api/users/login
- 用户信息更新:
PUT /api/users/{userId}
# 家族相关
- 创建家族:
POST /api/families
- 获取家族列表:
GET /api/families
- 获取家族详情:
GET /api/families/{familyId}
- 更新家族信息:
PUT /api/families/{familyId}
- 删除家族:
DELETE /api/families/{familyId}
# 个人信息相关
- 添加个人信息:
POST /api/individuals
- 获取个人信息列表:
GET /api/individuals
- 获取个人详情:
GET /api/individuals/{individualId}
- 更新个人信息:
PUT /api/individuals/{individualId}
- 删除个人:
DELETE /api/individuals/{individualId}
# 个人关系相关
- 添加个人关系:
POST /api/relationships
- 获取关系列表:
GET /api/relationships
- 更新个人关系:
PUT /api/relationships/{relationshipId}
- 删除个人关系:
DELETE /api/relationships/{relationshipId}
每个API接口都需要考虑相应的参数验证、错误处理以及安全性控制,比如权限验证和请求频率限制
上次更新: 2024/01/10, 20:51:39